产后别忘了修”盆底 

有这样一种疾病,它让女性变得很“矜持”——不敢大笑、不敢大跳、不敢大声咳嗽、不敢爬楼梯,甚至不敢与别人接近等等,严重地影响了个人形象和社交生活。在西方又将其称为“社交癌”。这种疾病称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(简称盆底疾病),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(即容易产生“尿裤子”的情况)、子宫脱垂、阴道前壁脱垂、阴道后壁脱垂等。分娩之后的女性是该病重点”攻击“的对象。

在我国,约有近3成的已婚育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然而大多数人却羞于就医,或者认为是女人必须忍受的一道关口,于是默默忍受着该病带来的痛苦。专家指出,随着近几年盆底学科的发展,现今无论是对该病的预防和筛查,还是治疗,都有了有效手段。产后42天及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,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,能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,另外还能对该病进行筛查,让发现问题者及早进行治疗;假如错过了预防和早期治疗的好时机,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重度,可以进行手术治疗。现今的手术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:从简单的把有病器官“一切了之”,发展到修复和重建器官功能,对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治愈标准,也由传统单纯基于系列客观检查的“客观治愈率”,过渡为兼顾关注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“主观治愈率”。

盆底疾病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

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(子宫脱垂、阴道前壁脱垂、阴道后壁脱垂等)。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、抬重物、跑步等活动时会有尿液溢出,严重者站立时即出现尿液溢出。

而盆腔脏器脱垂,轻度患者一般没有不适感;中度以上患者可能有下腹部或腰骶部下坠感,及阴道内脱出肿物感,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,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;重度患者可有排尿、排便困难,另外,由于宫颈和(或)阴道壁长期与衣物摩擦,可出现溃疡,伴感染,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。

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胡道琴告诉记者,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女性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,让不少人在与人交往时出现自卑情绪,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社交生活,因此西方又将其称为“社交癌”。例如,压力性尿失禁让患者动不动就出现“尿裤子”的情况,有的患者还需要长期使用护垫或尿片,而且整天异味缠身,这自然会影响生活质量。